第(2/3)页 如果没有,那就证明对方在有意拿捏,一般情况下这趟出使便不会特别的顺利。 而今天宴席上的这道鸡丝签,油温高了一成,油炸的时间又短了半成。 所以外表有极轻微的焦糊,而内里又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完全把鸡肉的香味激发出来。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原本压根儿就没准备这道菜,而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改变了态度之后,才临时加上的。 但又因为时间过于仓促,才把好好的一道鸡丝签做成了这样。” 刘大中说完了之后,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有同样一个疑惑。 我们吃的这是同一道菜吗? 为什么我们完全没感觉到你说的问题,甚至,还觉得挺好吃? 一看三人的样子,刘大中就猜到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切了一声表示了自己不屑与他们为伍之后,才说道: “你们真以为出使就是派个人去和对方谈事儿那么简单啊? 大错特错! 每一次出访,实质上就是一次两国之间的较量。 做为使者,你必须对各个方面都研究极致。 要不然,就算对方摆你一道,你可能也完全看不出来。 等事后反应过来的时候,往往也就只能吃下哑巴亏!” 说到这里,看见三人眼里满满都是‘不会吧’的表情,刘大中又继续说道: “就像今天这场宴会,如果不是老夫对这道菜专门研究过,就会像你们三个一样,完全看不出来这道菜是对方临时加的。 而且如果老夫不知道这种宴会的规矩,就算看出来对方这道菜是临时加的,也完全联想不到对方原本是想要拿捏我们。” 见对方又拿自己做了反面例子,三人是一个比一个郁闷,谁特么知道吃个饭还有这么多说法? 过了好一会儿,岳飞才突然反应过来。 “应道兄,你既然当时就发现了,为啥不当场指出来,好让我们借机发飙呢?” 见剩下俩人也是同样表情看着自己,刘大中都无语了。 “我的元帅呀,您不能只用打仗的思维来看待外交的问题。 今天他们确实是有错在先,但这个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错,对方很容易就能解释回去。 如果咱们借这个由头发飙的话,就算咱们达到了目的,也会让人觉得咱大宋气量狭小。 如果真留下这么个印像,以后可就不好办了啊! 咱们要向人家汉使学习是没错,但咱不能只学人家莽啊。 人家玩的都是细节,细节上找到了对方的错处,而且是那种抵赖不了的那种错处之后,人家才会开始发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