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不懂的业务在没搞明白业务模式、服务方式、服务成本之前,他是不会轻易尝试的。 如果只有他自己说不定他会去尝试下,做做新三板业务,实在不行可以撤出来。 但是现在律所有三十来位律师,律师助理和实习律师等加在一起四十多号人,业务也过得去,他不想因为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带着大家做不擅长的业务,丢了西瓜捡芝麻,所以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他需要三思,不敢冒进,更不能影响现有业务。 “王律,我需要了解那些方面?”温玉有些不解,那么多律所和券商都在抢新三板业务,为什么王川却那么慎重,她感觉王川有点太谨慎了。 “首先,新三板是一个新生业务,要看看他的客户群体和挂牌要求;其次,你看下新三板的定位,是否与沪市和深市平起平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最后再看看新三板的投资门槛,等这些问题都确定了咱们再商量是否承做新三板业务。”王川想了下道。 其实之前王川听老牛提过新三板业务,老牛最早在零九年时接触过新三板,当时的“新三板”不叫新三板,挂牌制度也没有现在那么完善,还只是区域性的板块,仅针对中关村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俗称“老三板”。 二零一二年,新三板扩大到四个国家级高新园区,可以申请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范围明显扩大了很多。 据老牛说,有家券商叫申银万国,当时它的投行部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就在其他券商不屑于做新三板而忙着做ipo项目时,申银万国开始布局新三板,慢慢的越做越大越做越多,算是赶上了风口。 二零一三年底新三板迎来了腾飞的机会,证监会宣布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范围扩大到全国,基本上对所有公司开放。当然后期对于一些国家调控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企业,是严格禁止在新三板挂牌的。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新三板一次性挂牌二百八十五家,并累计达到六百二十一家挂牌企业,宣告了新三板市场正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明眼人一看就会秒懂,那就是企业在沪市和深市ipo叫“上市”,而企业登录新三板叫“挂牌”。 “上市”和“挂牌”不仅文字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上市后企业的股票是面对所有投资人的,大家只要开户就可以买卖上市公司的股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