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是第二队出发的先锋,与朱允炆形成东西合围之势,誓要将鞑靼先锋歼灭。 “呵呵!这是我燕王一脉,与太子一脉的争锋!” 朱高煦笑道:“若我燕王府能一战成功,太子一脉却失败而归,皇爷爷自然会改变印象!” 朱高燧则呢喃道:“二哥啊!咱爹就没竞争过大伯,咱们这一代再努力有啥用?” “再说了!即便大伯出事,父王继位,那你头上还有大哥呢!” 朱高煦气得破口大骂道:“就你这仗破嘴,都活该打不赢!” 朱高燧嘟囔道:“再说了,大伯那一脉也未必会输啊!” 放屁! 朱高煦冷哼道:“李景隆这厮,他会打仗?连在朝鲜都吃败仗的人,凭什么当先锋?还不是沾了朱允炆的光?” 朱高燧则反驳道:“李景隆不会,徐辉祖会啊!父王都夸他治军有方,袭承中山王遗志。” 朱高煦:“那朱允熥从未上过战场,总会败吧?” 朱高燧:“二哥啊!那是宁王叔选的人!平安和瞿能跟在身边!你说他那队能打到漠北王庭我都相信!” 朱高煦皱眉不止,“来人啊!把朱高燧给我拖出去,再敢放屁,直接军棍招呼!” 朱高燧哀求道:“二哥!怎么还不让实话实说了呢?” ——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朱允熥意气风发,此番有小皇叔的两位爱将保驾护航,他焉能有不胜之理? “殿下,行军之际,马粪同样重要。尤其是撤退之时,也要留下辅兵清理。” “这样才不会被敌人觉察。打仗处处是学问,可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 “此番其他两队先锋,尚有辅兵和辎重队,唯有我军轻装简行。” 平安笑道:“宁王殿下发明的伊面,只需要烧水煮开,便可直接食用,节省了不少民力。” 朱允熥认真听讲,从未敢打断对方。 他是真心想要学习如何打仗,即便重修文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若是没有了武功作为支撑,大明江山并不稳固。 “另外,虽然我军拥有火器,宁王殿下却未曾放下弓箭,战阵等训练。” “遇到特殊天气,诸如大风,雨雪等,火器的威力,将会降低不少。” “我军的勇士,要适应不同的战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