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甚是满意,“我大明儿郎,就算是输,也要堂堂正正!” “当缩头乌龟?咱从来不干!” “就按标儿说的去做!输了,咱就励精图治!赢了,咱就放声大笑!” 朝堂之上,群臣们全然没了上奏的兴趣。 都在等待着朱权与腾佑寿的对决。 究竟是扶桑才子,技高一筹,力压大明宁王,恢复唐宋文化。 还是大明宁王力挽狂澜,捍卫中原儒教之声威? 李善长则是心中为朱权捏了把汗。 “殿下,此战事关国格,可不能输!” —— 王府外。 朱权已经坐定,准备抚琴。 腾佑寿则嘲讽道:“阁下莫要装神弄鬼,天下奇曲繁多,岂有胜过《潇湘烟云》者?” 腾佑寿负手而立,仿佛弥补曲谱的人,是他一样。 周围百姓,都怒目圆睁。 刚到场的读书人们,则是摇头叹气。 “果然,哪怕是《潇湘烟云》的残谱,也足够压场子!” “惜哉惜哉!不能听全楚望先生的神曲!” “我曾多次求那残谱,可惜腾佑寿始终不肯交流!” 听闻读书人的感慨,一众百姓则不可置信。 朱权刚才所弹之曲,竟然有如此价值? 那他们听到,岂不是三生有幸? 众人思考之际,朱权的琴声已然响起。 旋律激昂、慷慨,具有戈矛杀伐的战斗氛围。 仿佛在表达,抚琴之人,誓死捍卫大明尊严的决心! “此第二段,平淡深远,缓缓弹去,细细审之,一幅气运笔墨,若不细心领略,自觉无味。” 一位老儒轻抚胡须,做出点评。 “此人,乃是大儒吕田,最善音律之作!” 吕田仔细聆听,并未搭理一旁议论之人。 “操弦不谙斯曲,如入山阴路上,而不视其美也。” 吕田闭上双眸,仔细感受着曲中深意,仿佛置身其中。 “几带起,几拨刺,臞仙作秋鸿,窃而用之。” 听闻朱权琴声突然变奏,吕田抚掌大笑。 腾佑寿则脸色铁青,若是常人评论,他定不会如此难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