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停靠站规模设计-《城市交通设计》


    第(2/3)页

    1)站台长度设计

    快速公交线路客运能力受到车站停车容量的限制,而车站停车容量又受每辆车在车站的服务时间、车辆进站与离站的延误时间和站台停车位等因素的影响。每辆车在停靠站停留总时间可以按下式计算

    D=aA+bB+C(5-16)

    式中:D——每辆车在停靠站停留总时间,s;

    a,b——每个乘客上、下车的平均时间,据调查,北京市快速公交系统的a、b均为0.83s,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a、b均为0.9s,设计建议取值为0.9s;

    A,B——上、下车乘客总数;

    C——快速公交车辆通过车站的时间,s。

    其中,快速公交车辆通过车站的时间是指除上、下车以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车辆在车站的平均延误。例如,在离站时,快速公交车辆等候交通流间隙的时间或当停靠站靠近灯控路口时车辆等候绿灯的时间,一般取值为45~60s。由此可计算一个停车位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为式中:t是反映车辆到站规律程度的系数,对于路面公交系统停靠站,t约为2.0,同时考虑平面信号交叉口对快速公交系统的影响,t取1.3。

    当停靠站结合售、检、验票系统一起布置时,站台长度应增加布置售、检、验票设备所需要的长度及乘客买票时所需要的集散空间长度。

    2)站台宽度设计

    站台宽度应同时满足候客量、结构构造需求和进出口检验票通道需求,并取其中的较大值。站台宽度可参照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或

    Bd

    =b+

    i·z(5-18)

    式中:b——侧站台宽度,取值为以上两式计算结果中的较大者,m;

    ——横向柱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