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今日是和罐子村外销村民的集合日,距离他们销售第二茬菌菇已经过去十日。 中午的时候管增回来通知杨巧月,欧乡长大部分人回到南城门了。 杨巧月带着南庄的人来到南城门,经过杨家时,看到门前停着一架马车。 看到车上下来的人有点面熟,脑海中闪过一点记忆,这不是高嫁的小姑吗? 有些意外,她竟然年节前就赶回来了。难道是那个做了布政使参议的小姑丈要帮助杨家。可上次听大哥说起大伯父在陈家的待遇不像是这么回事! 杨巧月想罢无果,已经走远,没再多想。 她来到南城门,欧乡长他们纷纷迎上前,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这次销售的结果。 四千五百斤菌菇售罄,这次总销所得七百五十钱,人员总支出三十七钱半,一趟每户能赚一钱十五文,本次纯利七十一两二钱。 南庄的营收已经初见成果。 欧乡长主动给杨巧月说道:“大姑娘,我们打算过年回村一趟,把之前草草埋葬的乡民重新立碑祭拜,这段时间……。” 临近年关,杨巧月本来也打算让他们过完年再重新安排,和村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乡长不用担忧,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的,让梅兰菊三个丫头也跟你们回村一趟。之前就打算让她们回去给已故的双亲立碑的。” 梅、兰、菊三个丫鬟没想到杨巧月早替她们考虑好了,鼻子一酸。 阿菊眼泪浅,已经哭了。 “谢谢大姑娘。”她们带着哭腔说道。 杨巧月面色柔和,将零头一两二钱拿出来,分成四份,给三个丫鬟每人三钱,再给了阿茂一份。 “阿茂,你代我去一趟,替我祭拜一下,表达南庄的心意,一路好好照顾她们。” 阿茂接过钱,内心同样感触,从来没有主家能做到这个份上。 “小姐放心,有阿茂在,一定不会让她们受伤的。” 阿茂行事稳重,杨巧月还是放心的。 村民们看着,大为感动。 杨巧月让管增带着阿茂的另外三兄弟回南庄装点红薯、菌菇过来,按最优惠一折卖给村民,十文收一文也是象征性收,不会看成是施舍。 申时,管增拉着木车,装了上百斤红薯,上百斤菌菇。 杨巧月让村民们带上,每户只花了两文钱,都拿到两斤特产。 随后大家才在天色暗下来之前赶路。 人群散去,杨巧月正要回南庄,福叔匆匆从城门赶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