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炁出声问道:“天都还没亮完吧,老丈这是要去哪啊?” “去浔阳,卖香呢。” “卖香?” “你瞅瞅。” 老丈走了过来,将那背篓方向。 陈炁望去,老丈将那背篓里铺着的松叶拉开,却见里面是成捆成捆的长香。 他这才明白,老丈原来是一位卖香客。 所谓卖香客,便是有制香手艺的人,他们常年做香,赶着大早天气凉爽之时,去往集市兜售长香,又或是卖给一些寺庙或是铺子,陈炁前些年路过蜀州,就见过不少这样的卖香客。 陈炁看到那一背篓的香,却是忽的愣了一下,心中忽的有了主意。 “贫道可否买些?” “道长要多少?” “也就一捆这样子,不多。” 老丈却很是客气,从那背篓里提出了一捆来。 “道长你拿着,我之前回来路过,道长可没少请我茶水,不要钱!” “不不不,这不行!贫道去给你拿钱来。” “道长你就拿着吧,别去拿钱了,唉,你这……” “别拿了!我走了道长!走了!” 而在陈炁转头的功夫,那香客却已经快步走远。 陈炁出门时,却已不见那老丈的身影。 而在那门前的地上,却已放着一捆长香。 陈炁张了张口,无奈一叹。 “这叫什么事……” 想到这里,陈炁也没有再追上去了,记下此事,待人再次路过,却不可少了茶水酒水。 他看向那一捆长香,一捆约莫有二三十支。 陈炁思绪已有,只待完善,却也心里没底,说道:“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 于是便开始尝试,将那水行敕令融入这香中,而且还要保证这长香不损。 忙活了将近一个早上。 拢共二十四柱长香,最后却只余下了九柱,其余十余柱皆是碎作了粉末,但想来,有这九柱也足够了。 第(3/3)页